菜单

《清醒地活》:每个人都有自救的力量

生命将畅通无阻地在你身上自由流动


尤其要紧的是,你必须对你自己忠实;正像有了白昼才有黑夜一样,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威廉·莎士比亚(朱生豪译)

序:在这本书中,我们将展开一次探索自我的旅程,但我们不会以传统的方式进行。

我们既不会求助于心理学专家,也不会求助于伟大的哲学家;我们不会在历史悠久的宗教观点之间进行争论和选择,也不会求助于由统计学支持的民意调查。相反,我们将探索一个单一的来源,它在这个主题上拥有惊人的直接知识。我们将求助于一位专家,他生命中的每一天、每一刻都在收集必要的数据,以便最终完成这一伟大的探索。这位专家就是你

但是先别忙着激动,也别急于一口咬定你不能胜任这项任务。你要明确一点,我们并不在意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观点。我们也不关心你读过什么书,上过什么课。我们唯一感兴趣的是你对你的本性的直觉体验。我们不是在寻求你的知识,而是在寻求你的直接经验。所以你不可能做不到,因为你的自我就是你的本性,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是如此。我们只需要把它厘清,毕竟它在内心世界中可能会变得相当混乱。

本书中的各个章节仅仅是一面面镜子,让你能从不同的角度看“自我”。虽然我们即将踏上的旅程是一个内在的旅程,但它会影响你人生的方方面面。它对你唯一的要求就是,以最自然、最直觉的方式诚实地看待自己。记住,虽说我们是在寻找“自我”的根源,但我们真正要寻找的其实是你。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对于一些非常深奥的主题,你了解的比你想象中的要多得多。事实上,你本就知道该如何找到自己,你只是有点心烦意乱,找不到方向罢了。一旦重新聚焦,你将会意识到你不仅有能力找到自己,还有能力解放自己。你是否要这样做完全取决于你,但是当你读完这些章节后,你将不再困惑,不再缺乏对命运的掌控力,也不会再责怪他人。你会清楚地知道自己必须做什么。如果你选择义无反顾地踏上持续不断的自我实现之旅,你就会对真正的自己产生一种强烈的尊重。只有到那时,你才能完全领悟这句忠告的深刻内涵——“尤其要紧的是,你必须对你自己忠实”。

第一部分 觉醒中的意识

自我觉察

  • 脑海里的声音:问题的根源
    • 这个声音一刻不停地努力寻找一个舒适的憩息点。它会在瞬间改变立场滔滔不绝,只要这么做可以帮助它达到目的。当第一次注意到你的大脑在不停地说话时,这确实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发现。
  • 做自己的倾听者:思绪并不是你
    • 对真正的成长而言,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你并不是脑海中的声音,而是这个声音的倾听者。如果你不明白这一点,你就会纠结于无数的声音中究竟哪一个才是你。人们以“试图找到自己”的名义不断改变自己,想要发现在这无数的声音中,在他们的种种个性里,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己。答案很简单:全都不是。
  • 在心中重塑的外部世界:不要被假象掌控
    • 如果你不能把世界变成你喜欢的样子,你的内心就会用言语表达、判断、抱怨,然后决定要对它做什么。这会使你觉得自己更有力量。内心帮助你制造了一个掌控全局的假象。如果你的大脑不这样做,你就会变得非常不舒服。现实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真实到难以接受,所以我们会通过大脑缓和一下。
  • 内心深处的室友:习惯性思维
    • 一个人内心的成长完全取决于他能否认识到,获得平静和满足的唯一途径就是停止考虑自己。当你终于认识到那个总是在你的内心喋喋不休的“我”永远也不会感到满足时,你就已经做好成长的准备了。
    • 如果你想解放自己,首先,你必须足够清醒,能够理解自己的困境。其次,你必须致力于获得内在的自由。你必须很努力,就好像这是生死攸关的大事,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就目前而言,你的人生并不属于你自己,而属于你内心深处的室友,即你的心理状态。你必须把你的人生夺回来。为此,你需要坚定地待在见证者的位置上,努力摆脱习惯性思维对你的控制。

你是谁

  1. 我是谁?拥有这些生理、情感和心理体验的是谁?
  • 我是那个正在观看世界的人。我能从这后面的某个地方向外看,并觉知从我面前掠过的事件、想法和情绪。
    •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时候,即没有情绪化的体验,只是感到内心很平静?你仍然待在内心深处,但这时你只能觉知平和与安静。你开始认识到外部世界和内部的情感涌动一直如浮云来了又去。但是你,这个正在体验这一切事物的人,始终能清醒地觉知在你眼前掠过的一切。
  • 沙发上的观影者:沉浸的迷失
    1. 你有一个始终围绕着你的基本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基本上一直保持不变。对你来说,你习以为常的思维模式就和你家里的生活空间一样,令你感到熟悉而舒适。你的情感也形成了某种常态:一定程度的恐惧,一定程度的爱,外加一定程度的不安全感。你知道,如果某些事情发生,这些情感中的一种或多种就会爆发并支配你的觉知。然后,慢慢地,它们终将恢复常态。你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你的内心一直很忙碌,以确保不会发生任何事情,从而导致这种紊乱。事实上,你是如此专注于控制你的思想、情感和生理体验,以至于你甚至察觉不到你自己也在里面。这就是大多数人的典型状态。
  • 清醒的自我:问题只是你正在观看的事物
    1. 你越是愿意让这个世界成为你觉知的对象,它就越能让你成为真正的你

第二部分 体验能量

  1. 刻意练习:打开自己
    • 你现在内在的倾向就是关闭自己,将其视为一种保护手段。但是关闭你的心灵并不能真正防止你受到任何伤害,它只会切断你的能量来源。最终,你会被锁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
    • 你人生中唯一真正想要的是感受热情、喜悦和爱。如果你一直都能感受到这些,那么还用在乎外界发生了什么吗?
  2. 心灵内部的阻塞:未能通过的旧事
    • 有两种体验可能阻塞你的心灵:你要么因为被某种能量困扰而试图将它们赶走,要么因为喜欢某种能量而试图将它们留在近旁。在这两种情况下,你都没有让它们通过,你是在通过抗拒和依恋来阻止能量流动,从而浪费了宝贵的能量。
    • 一旦你的内心足够沉静,能够停止与储存的能量搏斗,它们就会不断地涌现并通过你。你必须做出决定,是带着累积的痛苦继续活下去,使它能够继续阻塞你的心灵并限制你的人生;还是在它被激活时顺势放手,痛苦一分钟,然后结束这一切。
  3. 超越自我封闭的局限
    • 我们最主要的斗争对象是我们内心的恐惧、不安全感和毁灭性行为模式,而不是外部力量。
    • 这个社会不允许你像鹿一样跑到树林里躲起来,于是你就躲在了自己的内在世界中。你退缩,自我封闭,撤到你的防护罩后面。你这么做实际上是在关闭你的能量中心。
    • 一旦你封闭了自己,你就必须确保你要保护的东西不会受到干扰。然后你将在你的余生中一直执行这项任务。另一种选择是让意识足够清醒,单纯地观察你心中不断试图保护自己的那个部分。然后你可以送自己一份终极礼物,即决定不再这样下去,相反,你要摆脱那个部分。
    • 当你学会了不管痛苦有多深都要放手,你将打破人的终极习惯,即被低层次的自我不断牵引。

第三部分 自我解放

  1. 自我保护其实是在与自己斗争
  • 如果你试图支配人物、地点和事件,以免它们干扰到你,你就会觉得生活在与你作对。你会觉得生活是一场斗争,每一天都很沉重,因为你必须控制每一件事情,与它们做斗争。这会带来竞争、嫉妒和恐惧,你会觉得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引起你的不安。
  1. 放手过程中的定律:当你的问题被触发时,立刻放手
  • 因为以后放手只会更难。如果你去探索这个问题或者与它斗智斗勇,希望能借此减轻痛苦,它不会因此变得更容易解决。思考它,谈论它,或者尝试一次只释放它的一部分,它也不会变得更容易解决。如果你想让整个身心获得自由,你就必须立刻放手,因为问题今后绝不会变得更容易解决。
  1. 脱离自我的引力:坠落
  • 大脑存在着一个潜在的严重问题:它所做的只是营造可能使情况变得更令人舒适的外部环境而已。
  • 当你迷失或逃走,听从了混乱的意识,你实际上是接受了阻塞物的能量并将它传递了下去。当你将自己的想法投进这个世界,你也在用你的想法描绘这个世界。你把更多阻塞投入到你的环境中,它们就会反噬你。你周围的人全都会以相应的方式与你互动。这完全是另一种形式的“环境污染”,它会影响到你的生活。消极循环就是这样发生的。你拾取自己的一个想法,它只不过是过去形成的某种根深蒂固的干扰,然后把它植入了你周围人的心里。
  • 你能坠落到多深的地方?一旦你变虚弱了,另一个阻塞物就可能被触发,然后是再一个。你可能会一路坠落,直到你的生活变得不能更糟。你可能达到完全失去控制、完全失去理智的程度。在这种状态下,你可能偶尔会回到先前的清醒状态,但是你无法维持。你已经迷失了。心灵中区区一个阻塞物被触发就会导致持续一生的坠落。你是不是对此感到怀疑?但众所周知,这样的情况的确发生过。
  1. 让阻塞和干扰成为你的燃料
    • 一旦你觉知到自己没有放手,就要立刻放手。不要浪费时间,利用这些能量去实现提升。你是一个了不起的生命,被给予了巨大的机会去超越自我、进行探索。这整个过程是非常激动人心的,其中会有开心的时候,也会有不开心的时候。各种事情都会发生,这就是旅途的乐趣。所以不要坠落,要放手。不管遇到什么,都要放手。你遇到的事情越大,放手的回报越高;而如果不放手,你会摔得很惨。
  2. 拔除内心的棘刺
    • 如果你决定阻止其他事物触碰到棘刺,那么这将成为你一生的工作。棘刺主宰了你的全部生命。它影响着你的所有决定,包括你去哪里,你喜欢和谁在一起,以及谁喜欢和你在一起。它决定了你可以在哪里工作,你可以住什么样的房子,以及你晚上可以睡什么样的床。归根结底,那根棘刺主宰着你生命的方方面面。
    • 不要怀疑自己消除内心干扰源的能力。它确实可以消失。你可以深入观察自己的内心,直到它最核心的部分,然后做出决定:不让自己最脆弱的部分主宰自己的人生
  3. 痛苦是自由的代价
  • 一旦你能面对纷扰,你就会意识到你的内心深处有一层痛苦。这种痛苦强烈地煎熬着你、挑战着你,破坏着你的自我,以至于你一生都在逃避它。你的整个人格是建立在存在方式、思考方式、行动方式和信念方式的基础上的,而这些方式就是为了逃避这种痛苦而产生的。
  • 一种选择是将痛苦留在内心,继续与外界斗争;另一种选择是拒绝用一辈子来逃避内心的痛苦,决心努力摆脱它。很少有人敢直面内心,大多数人甚至没有意识到他们是带着许多需要解决的内心痛苦在四处奔走的。


第四部分 你的生活

  1. 破除自我限制
    • “超越”一词指明了心灵成长的真正方向。超越的最基本意义是越过你的所在,不要停留在你目前的状态下。当你不断超越自己,就不再有任何限制和界限。限制和界限只存在于你停止超越的地方。如果你永不停止,你总会超越界限,超越限制,超越自我限制的感觉。
    • 你可以一生都待在你的舒适区内,你也可以创造自由。
  2. 享受生活经历将成为唯一合理的事情
    • 保持快乐的关键其实很简单。最基本的是理解你的内心能量。如果你向内心看去,你会发现当你快乐时,你的心是敞开的,能量在内心涌动;你不快乐的时候,你的心是关闭的,内心感觉不到能量。因此,要保持快乐就不要关闭你的心。不管发生了什么,甚至你的妻子离开了你,或你的丈夫去世了,都不要关闭你的心。

冥想练习

步骤1:准备

首先,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关掉手机和其他干扰的设备。坐在舒适的椅子上或者坐垫上,保持自己的身体姿势稳定和舒适。你可以选择闭上眼睛或者保持微开,视觉上不再有其他的干扰。


步骤2:专注呼吸

开始专注呼吸。深深地吸气,让气息进入肺部,感受胸腔扩张,然后缓慢地呼气,感受胸腔的收缩。注意你的呼吸是否快速或缓慢,是否深或浅。专注于呼吸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体和心灵,让我们更加专注于当下。


步骤3:观察感觉

接下来,开始观察自己的身体感受。你可以从头部开始,注意到你的头皮、耳朵、颈部和肩膀。注意到这些部位的感受,例如紧绷、酸痛、舒适、温暖等等。然后逐渐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包括手臂、胸部、背部、腰部、腿和脚。观察每个部位的感受,注意到它们的紧绷、舒适、疲劳等感受。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知自己的情况。


步骤4:观察思想

然后,开始观察自己的思想。注意你的思想是否漫游或者专注于当前的状况。不要去评判或者解释你的思想,只是简单地注意到它们的存在。这个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知自己的思维习惯,包括如何处理情感和如何对待生活中的挑战。


步骤5:回到呼吸

当你观察思想一段时间后,回到专注于呼吸的练习。注意你的呼吸,让它变得更加深沉和平稳。不要试图去控制呼吸,只是简单地感受它。这个过程可以帮助我们重新集中注意力,让我们更加放松和平静。


步骤6:培养慈悲心

最后,带着慈悲心结束练习。想象自己的身体和心灵被充满了柔和和慈爱的光芒,也可以想象你所爱的人或者你所需要的人也被这个光芒所包围。这个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关注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需求,培养我们的慈悲心。

清醒地活.pdf


联系小助手可获得思维导图和原书电子版

上一个
《情绪》:做自己人生的负责人
下一个
6月,点亮每一天:动力值up打卡活动
最近修改: 2023-10-23Powered by